哈尔滨膜结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“先建筑、后结构”做法,要求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紧密结合。在设计过程中,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要坐在一起确定建筑物的形状,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。这时,所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形状、立面要求、支点设置、材料类型和预应力大小都将成为互相制约的因素,一个完美的设计也就是上述矛盾统一的结果,一个完美的膜结构造型必将包含完美的结构体系。
膜屋面的支承始终是膜结构设计中重要的问题。也许当初人们是从气球或飞艇受到的启发,考虑以空气为支承,向气密性好的膜材所覆盖的空间注入空气,利用内外空气的压力差使膜材受拉,结构就具有一定的刚度来承重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,美国就曾用气承式膜结构建造了小直径的雷达罩棚用于军事目的,在大阪博览会的美国馆则成为大跨度气承式膜结构的里程碑。在大阪博览会上还出现了一种气胀式膜结构,即将膜材本身做成一个封闭体,注人空气的压力要比气承式大得多。像富士馆就是以轮胎状的半圆形筒体组成50m直径的圆顶。气承式膜结构用作大跨度体育馆屋顶,建成之后由于在恶劣天气时维护不当,曾出现过好几次事故,轻者屋面下瘪,重者膜材被撕裂,砸坏了下面的设施。
这些事故虽然只造成一些财产的损失,并没有人员伤亡,但在公共建筑中屋面出问题,还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,甚至对气承式膜结构的安全问题也产生了疑问。1986年以后,在美国建造的大型体育馆就没有采用过充气膜结构,对于有些已建成的体育馆,其膜材将达到了使用年限,需改建时也不再考虑采用气承式膜结构。不过由于其造价低廉、安装方便,中小跨度的健身房、网球馆、仓库等,气承式膜结构仍有一定的市场。